您位于: 首页

媒体报道

4 items found
2020-07-02

“十四五”空气质量将整体持续改善,强调关键性污染物臭氧和VOCs减排

中国日报7月1日电 2020年6月30日,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办,能源基金会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支持的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青蓝”助成奖暨“新媒体环境下大气治理报道重点、新点与难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专家与长期关注环境治理报道的媒体通过线上会议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2020-07-02

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青蓝”助成奖暨“新媒体环境下大气治理报道重点、新点与难点”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年6月30日,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办,能源基金会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支持的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青蓝”助成奖暨“新媒体环境下大气治理报道重点、新点与难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专家与长期关注环境治理报道的媒体通过线上会议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2020-04-17

专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原油价格波动不影响新能源转型长期走势

今年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蔓延和全球原油价格战的双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挫,累计跌幅已经超过70%。
2020-04-17

虚假错误信息及谣言影响抗“疫”引关注 新媒体大环境下环境健康如何科学传播?

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人们居家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同时,自疫情防控以来,网络上一些虚假、错误信息甚至谣言的传播,对疫情防控造成了一定影响。

机构动态

4 items found
2020-07-03

从绿色刺激措施和“十四五”规划到中国现代化:围绕自然资本谱写新的增长故事

“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较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国内深化改革中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与全球疫情大流行、经济逆全球性化风险叠加更加重了短期下行压力。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动能可能面临根本性的转换,亟需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关于“新增长”的共识,避免或少走“旧增长”的弯路。中国的新增长故事应更好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由依靠资源要素、政府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由高投入、高环境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绿色低碳的智慧型增长方式,实现以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革命为代表的“双增效”,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05-29

能源基金会启动千万美元专项计划助力经济复苏和“十四五”发展

5月20日-21日,能源基金会组织来自中国、美国、欧洲、英国的50余位权威经济学家和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专家,在线上召开“全球与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议程高端对话第六次会议——疫情新背景下中国‘十四五’规划展望”会议。20日会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发布了“能源基金会新冠疫情背景下关于经济刺激计划及加速‘十四五’规划期间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与交流计划”。
2020-04-21

中美经济和气候专家对话:全球危机时刻下的中美气候关系

2020年4月9日,能源基金会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了“全球危机时刻下的中美气候关系”中美经济和气候专家对话会议。30多位来自中美研究机构、智库和基金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疫情之后中美和全球如何通过绿色经济刺激计划助推新发展方式以及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机会、挑战和未来前景两大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2020-04-11

中英欧70余位专家线上对话探讨通过绿色经济刺激计划谱写新增长故事

2020年3月30、31日,能源基金会、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欧洲气候基金会、第三代环保主义组织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联合组织来自中国、英国及欧盟国家的70余位经济、气候专家开展线上对话,就当前全球在抗击疫情和应对经济下行形势所作出的响应、如何通过绿色经济刺激计划谱写新增长故事、如何协调绿色低碳刺激计划以及中国的近、中、长期计划和行动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等相关议题进行讨论。

项目进展

5 items found
2020-08-07

地方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为北京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6月4日,由能源基金会支持,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团队开展的“地方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立法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结题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2020-05-09

重磅报告建议: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应优先考虑低碳增长,避免疫情后复苏计划对长期发展带来隐患

4月22日,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了两份新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勾勒了一种契合中国模式的创新、可持续和低碳的发展方法,可供中国正在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所参考,报告由能源基金会资助。“十四五规划”将塑造中国在未来30到40年向高收入经济转型的内核,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将对气候变化采取何种行动。报告认为,如果要实现全球既定的《巴黎协定》温升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净零排放。
2020-04-21

中美经济和气候专家对话:全球危机时刻下的中美气候关系

2020年4月9日,能源基金会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了“全球危机时刻下的中美气候关系”中美经济和气候专家对话会议。30多位来自中美研究机构、智库和基金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疫情之后中美和全球如何通过绿色经济刺激计划助推新发展方式以及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机会、挑战和未来前景两大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2020-04-17

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召开首次“推动个人低碳消费”线上讨论会

2020年3月26日,在能源基金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组织下,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简称“ISP-CEP平台”)召开了首次“推动个人低碳消费”线上讨论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碳阻迹等4家企业和组织代表,来自气候工作基金会等机构的4名专家以及平台成员单位的11家国际组织代表共同参与探讨。

研究报告

17 items found
2020-07-31

青岛市民用建筑领域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2019年,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青岛市民用建筑领域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报告。 《报告》通过对青岛市民用建筑领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支持青岛建筑领域低碳绿色发展、实现碳排放达峰的路径,为青岛市建筑领域低碳发展提供研究参考,也对中国北方地区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2020-07-31

绿色金融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施路径研究

2019年,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完成了《绿色金融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施路径研究》报告。 本研究结合绿色金融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融资特点以及金融工具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建筑领域应用建议,为绿色金融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协同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2020-07-31

中国绿色基金标准研究

2019年5月,在能源基金会支持支持下,受人行研究局委托,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中国绿色基金标准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绿色投资实践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现状及基金运作特点,梳理了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标准应包含的核心要素,并从标准内容、标准主体、贴标方式、第三方评估认证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标准实施的政策建议。 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报告提出了一套规范、标准的绿色基金评估和认证标准体系,有利于引导绿色基金的发展,鼓励负责任绿色投资者参与,并提高绿色基金对绿色产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2020-07-31

绿色企业库研究及在深圳的应用

2020年2月,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绿色企业库研究及在深圳的应用》研究报告。 围绕绿色企业评价体系,该报告分析提出开展绿色企业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同时结合深圳企业的主体特性、经济产业及绿色发展特点,提出适用于深圳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及评价企业绿色化水平的方法思路,并为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提出建立绿色企业库的实施建议。报告将为深圳因地制宜的制定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