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研究》是由中国投资协会主持完成的, 得到了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的资助。项目研究的时 间为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掌握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的趋势, 为产业界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参考信息, 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和到 2020 年的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 11 个省、直辖市的 18 个城市和 5 个农村区县中的近 30 个企业和其 它几个政府部门、研发机构的现场调查, 基本掌握了我国成型燃料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对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各个环节的能力有了比较接近客观实际的认识。 我国的成型燃料产业正处在产业化发展的初期, 虽然产业基础还相当薄弱, 但是 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本和必要的条件。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不仅使农林固体剩余物废弃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而且可以代替煤炭、燃料油和天然气, 既能减排 SO2、NOx 和粉尘, 还能减排 CO2, 又能为改善能源结构做出贡献。因而发展成型燃料产业一举多得, 利国利民。
2015 年和 2020 年, 我国成型燃料的消费量要达到 1,000 - 1,200 万吨[注] 和 5,000 万吨。 2013 到 2015 三年中, 成型燃料的生产消费量平均每年要增加 250 – 300 万吨;2016 – 2020 五年中, 平均每年要增加约 800 万吨。为了实现这个发展速度, 2013 – 2015 三年中, 整个产业需要的投资平均每年约 70 亿元, 其中成型燃料生产方面的投资约 48 亿元, 终端利用方面的投资约 22 亿元; 2016 – 2020 五年中的投资平均每年约 160 亿元, 其中成型燃料生产方面的投资约 114 亿元, 终端利用方面的投资约 46 亿元(按 2011 年的价格水平测算)。
虽然从理论上讲我国农林固体剩余物资源完全能满足 2015 年和 2020 年的成型燃料发展目标对原料的需求, 但是从资源到原料的的转换过程中, 收储运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是难题。在成型燃料产业链中, 目前大多数的行为主体都是小型企业虽然已经成长了一些有一定的技术、资金和经营管理实力的企业, 但是数量太少。在成型燃料生产装备设计制造方面, 形成了上海申德、江苏牧羊、北京奥科瑞丰、江苏溧阳和河北石家庄“三厂二平台”的格局; 年产 3 – 5 万吨成型燃料的规模化的燃料生产厂在全国屈指可数; 我国强大的燃煤工业锅炉设计制造能力容易转换为制造成型燃料工业锅炉和炉具等利用设备的能力; 当前成型燃料消费市场的总体规模小, 地域分布不平衡, 市场动力不足, 极大地限制了成型燃料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成型燃料的产业链很长, 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是解决收储运的难题, 迅速扩大成型燃料的终端利用市场, 建设年产 3 万吨及以上的压块燃料厂和 5 万吨及以上的颗粒燃料厂, 制造中小容量成型燃料工业锅炉和户用炉具, 及建设中小规模成型燃料锅炉房。
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并坚决贯彻一系列扶持和激励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的政策, 如秸秆能源化利用财政补贴政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政策、科技项目支撑、 城区限制燃煤的政策等, 对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今后政府积极支持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建议中央和各地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完善和配套支持成型燃料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 加强对落实 “十二五”和 2020 年成型燃料规划目标的监督和管理。 政策的重点是: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财政部会同国家环保部尽快出台全国适用的支持利用成型燃料的文件, 推广河南省郑州市和沈丘县利用成型燃料代替煤炭改善市区和县城空气质量的经验, 为迅速扩大成型燃料消费市场创造政策条件, 带动整个成型燃料产业的发展; (2)有关涉及支持生产和利用以农业剩余物为原料的成型燃料的财政补贴、奖励、税收优惠和减免的政策要扩大到适用于以林业剩余物为原料的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 (3)对利用成型燃料实现节能减排的终端客户应给予奖励; (4)国家对成型燃料产业的科技支持项目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 推动产学研结合; (5)组织制定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标准、规范和条例; (6)建立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的投资保障体系; (7)建立年产 3 - 5 万吨及以上成型燃料规模化生产项目的省内审批和向国家能源局备案的制度, 以利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平衡; (8)推动建立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