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召开成果发布会

2020年10月12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首次系统公开了该项目研究的核心发现,并就中国碳中和路线展开讨论。

来自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为协助中国探索一条“多赢”的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路径,能源基金会于2018年建立“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综合工作组(Long-term Strategy Task Force,以下简称“LTS工作组”),并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气候院”)联合发起作为“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总资金规模约250万美元,由18个子课题组成,共有24个研究部门参与,为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转型战略提供了技术支撑。


摄影:康宁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院院长解振华指出,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的气候行动与目标,体现了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解振华强调中国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举措和面临的艰巨挑战,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各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国家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并表示清华气候院将继续为中国低碳转型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该项研究成果必将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对我国通报和更新国家自主贡献,制定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还对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纲领,鼓励专家和各研究机构继续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决策贡献新观察、新思路、新方案。


摄影:徐薇

清华大学气候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代表研究团队介绍了项目成果(PPT)。他详尽阐释了项目出发点、指导思想、多情景构想和研究阶段等,指出项目研究力图回应国内国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聚焦相关政策咨询建议。何建坤还介绍了中国能源和经济长期低碳转型的途径、经济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景象,阐释了目前到2050年的时间跨度内各个时间节点系统性、结构性的数据,对未来发展中包括十四五规划等重大问题实质性的建议,并对习主席在联合国提出的两个目标重大意义做了阐释。

在发布会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先生代表能源基金会感谢了解振华院长的远见、智慧及勇气,感谢生态环境部领导和主管司局的支持,并对“气候院”及参与课题的所有研究单位表示祝贺和赞赏。他指出:“本课题在学说史和政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对习主席联大宣示的学术支持和响应。课题组集合了中国顶级的学者,通过实实在在的研究,代表了中国的实力和引领的作用,也折射了中国的远见和气魄,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大国的担当。”同时,他也表示,能源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搭建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支持了多国学者在多边开放平台上共同合作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能源基金会在本项目的深度参与充分体现了中国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商共建共享,这本身就是全球问题多边化解决的范例,对此能源基金会表示高度赞赏。


摄影:徐薇

在过去的三年中,能源基金会LTS工作组支持了一揽子政策研究并提供了策略性政策建议,为实现可持续繁荣与碳中和的新增长模式奠定了基础。2019年6月,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年度会议上,率先向中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对中国长期气候目标的构想,其中包括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207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总体目标。一年多以来,LTS工作组持续邀请国内外气候、能源、经济发展及重点行业的专家,为净零的可行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及充分论证。

下一步,能源基金会将继续积极支持中国探索“多赢”的长期低碳排放发展路径以及碳中和背景下的“十四五”目标和碳达峰路线图,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未来书写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中的“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PPT 下载:
项目成果发布会-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