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中国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减排HFC-23对策研究”项目结题

2021年8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在北京大学环境大楼组织召开了由能源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减排HFC-23对策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会。以北京化工大学李春喜教授为组长的9名评审专家组,生态环境部大气司领导、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组以及项目工作组出席了本次会议。

    


图胡建信教授做结题汇报
图片来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胡建信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情况。项目工作组对全国20家(在册21家,其中1家在建)HCFC-22企业函调,并先后走访山东东岳、四川中昊晨光等多家企业并做了深入的调研工作,取得4项研究成果:(1)HFC-23历史排放和处置情况;(2)HFC-23减排需求分析;(3)管理政策和措施的需求评估;(4)HFC-23减排路线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了系统、逐步减排HFC-23的对策建议。胡建信教授指出,如果能够实现建议措施,预计至2060年中国可减排HFC-23约120亿吨CO2当量;在转化技术可行的情景下,减排HFC-23将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资源节约和经济有效的双重收益。

    


王开祥首席做结题汇报
图片来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王开祥首席介绍了当前HFC-23排放报告和面临的履约减排要求,并给出国家减排HFC-23总体战略和政策行动的建议,包括制订和颁布强制减排HFC-23部门规章、HFC-23处置技术规范、鼓励和支持HFC-23原料用途研发和市场化、开展监测、排放核算与报告制度及其方法学建议稿等。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
图片来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9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正式对中国生效后,政府安排和部署HFC-23减排任务很紧迫,生态环境部也在2021年9月14日发布了《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明确处置HFC-23的具体要求,该项目产出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对未来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减排HFC-23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