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清洁空气战略研究”项目结题 提出中长期空气质量目标设计及实现路径
2020年1月7日,由能源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张强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2050年清洁空气战略研究”项目结题会于北京召开。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中长期空气质量目标设计,并探索协同管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实施路径。能源基金会总裁邹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专家参加结题会并提出建议。
会议现场
该研究将中国中长期清洁空气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部分城市于2030年实现35μg/m3的PM2.5浓度标准;第二阶段大部分城市于2050年实现15μg/m3世卫组织三阶段目标值,部分城市实现10μg/m3指导值。通过量化、比较各种末端控制及能源转型政策的效果,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环境、气候和健康效益,研究发现,目前已规划的政策措施难以实现这两个阶段的中长期目标。研究提出,实现第一阶段目标,需强化污染物治理、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但只有同时强化末端治理和能源深度转型(使能源转型减排贡献达到70%以上),才能全面实现中长期目标(第一及第二阶段),缓解未来人口变化导致的健康负担,并助力实现全球2℃和1.5℃的温升目标。
能源基金会总裁邹骥
邹骥总裁表示,中国正处于协同控制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现存在两大挑战:一是量化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二是合理协调、部署末端治理和四大结构 调整,该课题设计的技术框架和研究发现有助于克服挑战,为协同战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会议现场-部分出席专家
贺克斌院士指出,公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协同治理的重要驱动力,而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以及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是能源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与会专家一致对该项目成果表示了肯定,并强调设计有效的技术路线是实现协同治理的关键,尤其应该从源头入手,通过能源、工业、交通和用地结构改革,实现环境、气候和健康效益最大化。
能源基金会未来将与相关项目单位继续合作,在统一环境与气候领域行业分类和排放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技术框架,为中国制定中长期空气质量目标、设计协同治理的技术路线及政策部署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摄影:姜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