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地方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为北京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6月4日,由能源基金会支持,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团队开展的“地方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立法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结题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研究分析了当前法律法规框架下存在的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缺乏针对性,排放监测和监管新技术、新手段应用需进一步加强等关键性问题,在结合国内外移动源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北京市进一步明确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管理制度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北京市开展下一阶段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巡视员李昆生认为,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立法基础性研究,为《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和出台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志辉表示,防治条例的出台能够为解决北京市移动源污染排放问题提供法律保障,建议未来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方面、机动车VOCs控制及运输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