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位于: 首页

研究报告

630 items found
2013-06-01

江苏省光伏发电促进政策研究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2013-06-01

中国主要家电产品能效状况市场分析:政策建议

为了跟踪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的能效水平与市场进展,研究我国能效标准、能效标识,以及节能激励政策的相关问题,在美国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国际电器标准标识合作组织(CLASP)与瑞士Top10节能中心(TOP10)于2012年联合启动了中国家电产品能效状况市场分析项目。这一研究主要目的是:收集中国零售市场上主要家电产品相关数据,全面展示产品的能效水平与市场进展;系统分析我国重点用能产品的能效状况;将现行能效标准与市场进展对照,为进一步提升家电产品能效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2013-05-30

“十二五”中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本项目通过专家咨询、实地调研、座谈会等一系列方式,结合理论分析方法,对选定改造效果突出的省、市、区、进行调研分析,从政策机制、融资模式和技术措施三个层面推进考核评价体系,夯实考核评价基础,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十一五”期间验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完善验收办法,在综合考虑考评体系和验收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
2013-05-09

中国光伏分类上网电价研究报告

本项研究是在梳理国内外光伏发电各种政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2013-05-01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潜力和成本研究

减缓气候变化是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内在需求的自助选择。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以促进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中国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在中国工业部门的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以及建筑和交通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和减排CO2的潜力仍然很大。深入研究这些部门和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减排潜力和成本、减排技术实施的有限顺序和时序、减排技术的减排效果对部门和行业减排目标的影响、对国家2020年实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潜在影响以及持续发挥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为国家、部门和行业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和技术政策等提供相应的支持。
2013-04-30

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配套措施研究 (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和学校)

基于《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研究建立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和学校考核方案,完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提出适宜于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和学校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政策,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013-04-07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研究

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探索以绿色、生态、低碳为 理念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加强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规范和指 引,本项目在借鉴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实践基础上,研究构 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规范绿色生态 城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绿色建筑、市政、能源等专项规 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并提出政策建议,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合理 、有序发展。
2013-04-03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研究

课题以绿色低碳生态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绿色行动方案》精神,着眼于城市整体,明确绿色生态城区内涵,构建相应指标体系,编制指标体系导则,并探索指标执行的方法和措施。研究结果将有利于规范中国低碳生态城建设,提出有效合理的推进手段,提高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改变城市粗放式发展模式,改善城市环境,破解制约城市发展一系列难题,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中国政府规范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与支持。
2013-04-02

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研究

通过研究深入了解建筑环境与节能领域标准体系的现状,明确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需要完善的潜力,确定今后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工作具体需要加强的方面,为建筑环境与节能领域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为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的建议。与其成果有:中国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清单,中国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结构图,1篇学术论文和《中国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2013-04-02

中国光伏分类上网电价政策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专题性报告, 希望通过此报告真实反映目前光伏行业的价格水平, 以及光伏发电价格走势, 不仅为电价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更期望能够从终端价格机制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在项目研究过程中, 项目组得到了众多主管单位、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企业的大力 支持, 为项目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们感谢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中科院电工所的鼎力支持和 帮助, 也感谢大唐新能源、中节能、中广核、招商新能源、华电新能源、保利 协鑫、英利、天合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特别要感谢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在此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