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年 | 助力谱写低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相协同的新增长故事
2014年9月,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发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双赢”。对于当时正面临气候、经济、政治、能源、环境等世纪挑战的全球各国,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坚定了各方对全球未来发展方向的信心。这与能源基金会持续追求的方向不谋而合。从早期促进用市场手段驱动碳减排,到今天着力在“双碳”目标下推动系统性的低碳转型,基金会与领域伙伴期待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助力中国和全球谱写低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新增长故事。
助力用市场手段推动碳减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1979年,中国确立排污收费的行政制度,尝试以经济手段管控企业的环境污染排放。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制度执行上刚性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
在国际上,自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全面综合的环境税收制度。环境税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本着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它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行为,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优胜劣汰。随着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入和生态环境紧迫性的增加,排污费改环境税也因此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推动“费改税”进程,2007年起,能源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在领域内率先从“碳税”入手,开展与环境税法相关的探讨与研究,完成了中国第一份碳税征收的系统性方案,引发了各界对于“碳定价”的最早期讨论。之后,基金会又相继支持环境税、排污收费改革效果及问题、宏观绿色税制改革等系列研究,为环境税的机制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此外,环境税立法工作涉及税务、财政、环境等多个部门,基金会与多方合作团队一起,持续推动各部门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为促进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经过政府、智库、行业等多方近10年的不断探讨和推进,中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6年底获得通过,并提出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四类污染物,从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改为由税务部门征收环境税,极大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和行业的良性进步。
在基金会和研究伙伴开展环境税相关研究的同时,“碳市场”这一概念也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这是一种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在排放总量控制的约束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具备交易属性。美国和欧洲的实践证明,它不仅有助于激励排放企业的自主自愿减排,还能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能源基金会和合作伙伴看到了碳市场的积极作用,从2011年起,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碳市场在中国的落地与发展。当时,碳市场计划正在中国政府部门内酝酿,能源基金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地方政府人员赴美国、加拿大实地交流碳市场建设经验,帮助各方树立在中国推动相关工作的信心。同时,基金会还支持了多轮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外一线工作者分享实践经验,帮助国内领域各界的讨论从概念深入到技术和操作层面。
伴随各方对碳市场研究和认知的不断加深,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此后,能源基金会和研究伙伴们也积极参与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四地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研究工作中,其中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方法、配额拍卖制度设计、管理办法编制等方面的分析结果,为四地的试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各方试点经验和研究分析的积累推动全国碳市场于2017年正式启动,总体方案和相关制度措施的建立成为下一步实施的重点。2018年起,能源基金会联合合作伙伴,打造跨领域政府部门和专家参与的“碳定价政策圆桌对话”平台,帮助促进多领域交流、取得共识;针对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开展系统研究,有关总量目标、分配方法、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分析得到了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充分肯定;在分析欧盟、北美以及加州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碳市场与经济发展协同效益的研究和讨论,增强了各方对碳市场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信心。此后,围绕电力、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基准、配额分配、以及碳金融增强碳市场流动性等关键问题,能源基金会与研究团队持续开展研究和探讨,为2021年电力行业率先纳入碳市场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也为后续探讨碳市场扩容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分析支撑。
探索减排与发展协同的新增长之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减排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也成为全球碳中和转型的基本动力之一。
2017年起,能源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以探索打通减排与发展协同的底层逻辑为目标,组织世界各国权威经济学家与气候专家,共同探索两个领域工作在目标、实现路径和效果层面的深度耦合。两个领域的专家广泛认同“应对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可持续的新增长、可持续的新增长可以助推碳减排”的观点,并针对气候目标和行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给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建议,其中很多关键结论传递到中国政策制定者,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的新增长模式提供了多元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协同是其重要内涵,也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各界发展前进的重要战略。为促进“双碳”目标的实施,基金会与权威研究团队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宏观政策框架设计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2022年,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拉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斯特恩(Nicholas Stern)勋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等世界顶级经济学家合作开展碳中和绿色发展“范式变更”的研究,将碳中和摆在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宏观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提出,范式转变需要人类的生产目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发生系统变化等观点,是对人类发展底层逻辑和思维框架的创新性探讨,引发了国内外气候和经济学界的共鸣。
高排放产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然而,该类型的企业由于碳排放水平高,往往无法达到申请银行融资的标准,可供选择的金融途径有限。转型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专门致力于解决高排放企业在低碳转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从而加速重点行业的减排进程。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属于起步阶段。2021年起,能源基金会与研究伙伴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转型金融助推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转型金融目录及实施指南、金融机构投融资碳排放核算指南等研究分析,开拓了转型金融工作的视野,也为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此外,基金会还联合多个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地方转型金融的政策研究和试点。无论是上海航运业、山西焦化和有色、广东陶瓷业和浙江纺织及造纸业的试点实践,还是重庆转型金融标准体系的搭建,其间积累的经验和洞察,为各地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低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新增长故事,许多实践者都在地方。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各地都在积极寻找低碳转型的突破口。2021年起,能源基金会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伙伴等携手,在10余个省市针对性地探索适应各地特点的低碳转型技术路线,并以此为基础,识别促进各地转型的关键点,通过推动经济多样化、公正转型以及气候融资等方式为其赋能,与各地在探索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新增长之路上共同成长——
内蒙古的实践:内蒙古是中国的煤炭生产大省,面临着减排和发展的双重挑战。2020年,内蒙古GDP增速基本为零,人口和GDP全国占比持续降低,万元GDP能耗和CO2排放均占据全国最高水平行列。2021年以来,能源基金会与国家及地方智库通力合作,加入到支持内蒙古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的行列中。通过识别低碳发展方向、设计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选择转型措施,明确突破点和抓手,帮助内蒙古系统梳理符合地区特点、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需求的总体转型方案,为自治区“双碳”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此外,内蒙古的风、光资源富集,也是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多的省份,基金会与研究团队在描绘能源转型技术路径的基础上,梳理风光氢储等低碳技术和产品在内蒙古的发展现状、潜力及激励政策,以助力其新能源技术创新以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绿色低碳能力建设,组织政府部门、重点行业企业代表,围绕科学制定节能减碳目标及政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施路径、重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等多个重点话题进行交流学习,促进其政策理解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总计培训5000余人次。在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十四五”前三年,内蒙古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能耗强度下降幅度从倒数到领先;2024年上半年,内蒙古GDP增速6.2%,领跑全国,其中新能源产业投资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这为减排与可持续增长协同发展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注脚。
广东的实践:作为中国经济和人口第一大省,广东与全球排名前十的经济体相当。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广东如何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优化经济和能源结构,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基金会从2021年起,与当地研究机构、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深入合作,围绕广东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能源转型、节能增效挖潜、低碳新基建和技术创新、重点高耗能领域发展,以及试点示范和投融资机制等一系列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的分析和建议为广东的绿色低碳转型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将新型储能作为广东低碳转型的关键突破点,围绕如何提升其渗透率,提出了推动储能技术发展、优化电力市场、创造多元化应用场景等多项政策建议,为广东储能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出台提供科学的支撑,规划中明确了新型储能产业2027年收入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
宁波的实践:宁波是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严重依赖化石燃料。2018年起,能源基金会与领域合作伙伴一道,围绕宁波耗能大户——制冷领域的能效提升和绿色融资开展项目研究和设计,并将相关分析结果分享给亚洲开发银行,引起了该银行对于宁波低碳转型相关工作的关注。2024年,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对宁波的第一笔2亿元绿色贷款,支持当地开展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项目,预计该项目每年将减少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后,能源基金会与亚洲开发银行正式签订并实施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多方合作伙伴,为宁波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支持,重点包括支持绿色低碳项目识别与设计、低碳技术创新与气候融资相关的能力建设、气候减排与融资方面的区域合作及知识分享等。基金会在宁波的实践开启了一种新的项目模式,即通过慈善赠款、地方财政、多边开发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资金的多元化融资,为当地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研究和实践都已证明,在奔向全球“碳中和”的道路上,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可实现协同。“这必将是全社会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建立以自然资本为核心的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和绿色低碳的价税财金机制,需要为可持续基础设施及零碳技术创新提供激励措施,需要开发并实施公平公正的社会转型方案。在这条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期待与越来越多的伙伴共同努力,为中国和全世界实现气候、环境、能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能源基金会低碳转型项目主任杜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