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25周年|深度低碳化的工业引擎 驱动中国迈向零碳未来

工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同时也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20多年前,中国提出建设“科技、经济、资源、环境、人力协同共赢”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工业开启了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2012年至2022年,中国工业在生产总值不断提升的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低碳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和机遇,这正是中国工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写照。”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何平感慨道,“20多年来,能源基金会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从聚焦能效提升到多维度推动工业深度低碳化,努力为中国工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聚焦能效提升 助力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耗过高。“2008年,工业部门的能耗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耗的71.8%。当时许多工业产品的生产是在低水平重复,这不仅增加了中国的能源消耗,而且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何平表示。节能减排,成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当时,国际上不少发达国家都在以“节能自愿协议”的方式推动企业减排,这是用能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提高能源效率而与政府达成的协议。2003年,基金会将这一做法率先引入山东,支持济钢和莱钢两家钢铁厂与山东省经贸委签订了中国第一个节能自愿协议,开展工业节能试点,试点创造了可观的的节能减排效果和多元的协同效益。

山东试点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工业企业节能的巨大潜力,也为后续相关政策的研究与规划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借鉴。2006年,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的约束性指标,这对于在全国层面开展节能降耗行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启动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其中,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成为重要的项目内容。能源基金会和相关研究团队结合在山东试点中的成功经验,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助力这项行动在五年间节约1.56 亿吨标煤,超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碳减排总量的目标。鉴于“节能自愿协议”在推进能效提升和能源节约的重要作用,它也被写入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成功实践和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推动了领域对于节能管理模式的关注和探索。2008年,能源基金会借助丰富的国际专家和技术资源,全面在山东省支持引入国际先进的能源管理工具和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在中国率先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2011年,山东省出台并实施了全国首个能源管理体系地方标准。这一创新型实践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一年后,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出台,为全国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体系在企业的落实应用,2012年,中国启动了当时全球最大的企业节能行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要求所有的参与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的优化和能效的提升。基金会和合作伙伴也积极参与其中,从实施方案编制、地方人才培养、机构能力建设、政策创新优化等多方面支持行动开展。在各方积极推动下,到“十二五”末期,“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超额完成原定的2.5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相当于减少6.6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企业节能行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加速制定和完善能效标准引领企业节能降耗并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日益得到中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在2006年到2010年间,通过盘点现有的标准体系,发现了亟待新增或修订的能效标准达100余项。2012年,多部委共同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国家标准修订行动——“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百标项目)。能源基金会积极筹措资金,并与包括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行业企业及协会在内的众多领域同仁一起,为各项标准修订贡献经验和建议。

经过各方近两年的持续努力,百项标准于2013年全部完成修编并发布。2015年,项目二期圆满完成,共206项节能相关的国家标准发布。

多措并举 推动工业深度低碳化进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的整体能效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仍然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2020年,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助推中国全社会“双碳”目标的实现。

“研究显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工业减碳的贡献至少占到三分之一。在‘双碳’目标下,中国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仅依靠能效提升是不够的,需要通过系统综合协调、多方参与,共同推动工业的深度低碳化转型,”何平表示,“需求减量、工艺优化、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四个方面是中国工业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因此我们需要聚焦这些领域,为之提供系统、科学的支撑。”

2021年,能源基金会启动了“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项目”,携手领域内各方合作伙伴,全面推动工业深度减碳工作。钢铁、水泥、有色和石化化工是工业领域四个能耗和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制冷设备能耗近年来逐年增加,现使用的含氟制冷剂也成为气候变暖的重要推手,“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的项目聚焦四大高耗能行业和制冷产业,通过支持战略和政策制定、行业企业低碳创新行动、标准引领与市场激励,以及领域协同和能力建设等具体措施来加速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转型。”何平介绍道。

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是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近年来,能源基金会与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合作,针对钢铁、水泥、有色和石化化工行业的碳中和路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为四大行业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技术支撑。在领域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包括行业碳达峰方案、节能降碳实施方案等,明确了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方向、目标和关键措施。


近年来,能源基金会联合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在多个行业领域就节能减排、低碳转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转型必须依赖于实实在在的企业行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综合解决方案在企业的试点示范。能源基金会建立了“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汇聚钢铁、水泥、有色、石化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四大主要减碳路径在关键行业领域的落地实施,助力中国重点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同时,基金会还与合作方一道,积极推动低碳创新技术方案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例如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新型低碳水泥、再生铝技术、绿氢耦合化工,以及低全球升温潜能值(GWP)制冷剂的应用等,形成引领效应,为行业企业实现碳中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工业的深度低碳化转型仍然离不开先进标准的引领,以及市场化机制对减碳的激励和约束。“双碳”目标下,更需要系统先进的标准支撑,这包括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核查和报告标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绿色低碳产品评价标准以及碳标签碳标识等。自2021年以来,能源基金会借助20多年来在能效标准研究方面的经验,支持权威智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用科学的分析和务实的建议为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以及制冷、热泵等行业和领域的多项节能低碳标准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其中,支持开展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的研究,助力标准制定超越欧盟、日本的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业内得到广泛应用。除标准研究之外,基金会联合汽车、建筑、钢铁、有色等相关行业的智库和企业,共同探索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减排。通过组织跨行业对话与多元参与,建立和完善行业服务平台和工具,制定低碳供应链发展和采购战略,推动低碳标准体系和标识开发,促进供应链低碳采购倡议试点工作等,为中国通过市场化手段驱动工业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高效的协同与融合是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能源基金会和领域伙伴持续探索不同减排路径间、工业与其他行业间、工业与新技术间的协同促进,助力转型的高效实现。2021年起,能源基金会联合研究团队,共同支持试点工业园区探索运用多种减排路径协同减碳,支持建立“低碳领跑者”制度和“能效碳效码”机制,对园区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碳效评价和“近零碳”试点工厂评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创新的低碳转型机制。此外,为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工业减碳的有效结合,能源基金会与权威研究机构合作,量化地提出了钢铁、建材、石化化工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对碳减排的贡献率,为行业层面制定面向应用的数字赋能碳减排指南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基础。

今天,伴随着各类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国工业各个领域正发生深刻的低碳变革。“全面推动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领域各界同仁的共同愿景,这需要政策创新和机制建设的引领,需要技术及工艺发生深刻的变革,需要切实的企业行动和市场培育。能源基金会期待与伙伴们持续携手努力,以深度低碳化的工业为重要引擎,驱动中国迈向零碳未来,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何平信心满满。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