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年|推动建设面向碳中和的宜居城市
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表示,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200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22%;2023年,这个数字迅速增长到66.16%,而英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样的城镇化增长率用了远长于中国的时间。然而,伴随着高速城镇化接踵而来的,是城市内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热岛效应和居民出行的不便。这让中国的城市规划者开始不断调整和反思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过去40年,与工业化、机动化同步叠加,快速、粗放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环境、气候影响和能源、健康挑战。‘双碳’目标提出后,一个面向碳中和、清新、舒适、便捷、繁荣、充满人文活力的城市愿景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向往,这也是能源基金会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感慨道。
促进“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理念在中国落地开花
国际上,大都市的开发较早,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念在城市开发中被广泛应用。这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约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混合开发的方式,营造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步行可达性高的场所。TOD的开发模式有助于便利人们的工作生活,减少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开发路径,其核心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把人置于中心地位。
面对中国城镇化带来的系列挑战,2008年,能源基金会开始推动TOD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提供资金、技术及专家支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构建人性化宜居城市。
在昆明——2010年初,能源基金会邀请TOD理念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来到云南,支持呈贡新城核心区的规划方案研究。最终,昆明采纳了规划方案,将其转化为用于实施的《呈贡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因此被纳入中国首批6个绿色生态城区试点;
昆明城市公园(图片来源: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在重庆——能源基金会支持渝中半岛山城步道系统规划前期研究,将山城特点及居民的出行习惯融入考量。2011年,重庆市在此研究基础上试点改造部分街道,将原本以车辆为中心、人行条件较差的道路,打造成了公共交通便利、街巷文化深厚、空间布局丰富的步道,荣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一等奖;
重庆渝中区步道
在上海——2016年,能源基金会参与支持的《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发布,围绕安全、绿色、活力、智慧四个目标推动上海市人性化城市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地从“完整街道”视角探索人性化的城市街道设计的导则,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一等奖。
在《上海街道设计导则》指导下,推动南京东路的步行化改造
此外,能源基金会也持续在济南、珠海、厦门、重庆、上海以及江苏省、广东省等多地推进TOD和人性化城市试点,带动了越来越多地区参与推进“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建设。
TOD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各个试点城市生根发芽,国家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2014年3月,中国正式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采取“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2016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未来所有城市开发必须遵守小街区、密路网和相关可持续城市设计原则,进一步促进了TOD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翡翠城市——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的规划指南》封面
伴随着TOD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政策和实践愈加丰富,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者们越发期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和建设“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2017年,能源基金会和领域同行共同开发了《翡翠城市——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的规划指南》,它结合中国城市现实以及近十年来TOD的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以人为本”低碳城市的十项原则,被业界称为“一本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手册”。
《翡翠城市》十原则:
- 城市增长边界:紧凑型增长规划,保护自然生态、农业景观与文化遗址;
-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将人口集中在公共交通周边,开发适宜步行的混合用途街区;
- 混合用途:创建功能混合社区和片区,缩短出行距离;
- 小街区:建设密集街道网络,打造人性尺度的街区,优化步行、骑行和机动车交通流;
-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打造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环境,促进非机动化交通;
- 公共空间:提供人本尺度的、可达性高的市政配套设施、绿地和公园;
-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须成为首选交通方式,而非第二必要选择;
- 小汽车控制:规范停车与道路使用,提供道路交通效率;
- 绿色建筑:执行最佳实践,减少建成环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 可持续基础设施: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资源回收再利用、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效率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用水量和垃圾数量。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3年底,“翡翠城市”十原则已成为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共识,形成了众多优秀的实践案例,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39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轨道站点能够服务的人口比例由2016年的19%提高到2020年的30%;在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由2017年的5.9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2023年的6.5公里/平方公里。这样的变化,让城市公共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走路或骑行更加友好,城市更加宜居,过去的“城市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破解低碳城市建设难点 助力建设面向碳中和的宜居城市
《翡翠城市》十原则中,第十条“可持续基础设施”相关的工作在现实中一直是个难点,即:通过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使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城市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迫切需要加速低碳化进程。这也是持续推进“可持续基础设施”原则相关工作的意义所在——只有使城市的基础设施适应未来碳中和的要求,特别是在能源供给和使用上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能源基金会从2019年就开始和领域专家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光储直柔’系统成为现阶段着重探索的方向之一。”王志高表示。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庄上村“光储直柔”项目(图片来源: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储直柔”是一种新型建筑能源系统。在这个概念下,房子不仅仅是房子,还可以成为能源的产消者,利用光伏太阳能直流发电,搭配电动车等各类储能设施(电、冷、热等储存设施)、以及其他柔性负荷,通过直流微网技术进行集成,从而使建筑能源系统在满足建筑自身用能需求的同时,与电网柔性互动,有效消纳风光电,促进建筑零碳运行。这为占全国碳排放21%的建筑领域的减碳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城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需要光伏、储能、电气电子、电动车、终端电器、电网等众多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尚有不少人对于它的实现并不乐观,国内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很少见。2020年,能源基金会与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团队以及多领域的行业机构和企业一起,共同启动了“光储直柔”系统技术路径的研究,从建筑新型电力系统如何规划、采用怎样的政策和标准,到试点示范该如何开展等,不断凝聚智慧,完成了领域内首个针对这一前沿话题的全系列研究。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庄上村“光储直柔”项目(图片来源: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行业协会、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等加入到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中,逐渐成为领域最为热门的内容之一。2023年,能源基金会与各界伙伴共同组织了“首届光储直柔大会”,跨领域、跨行业的各界相关方300余人聚集一堂,对该领域的发展显示出强烈的兴趣和信心。
这些探讨和进展也推动了政策层面的变化。2021-2022年,《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数十项中央、地方政策发布,推动“光储直柔”发展都被列入其中,这也促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企业将这一技术作为低碳转型的创新示范。
“‘光储直柔’是支持低碳转型的创新技术领域,是助推中国绿色能源革命的有益之举。我从2019年就和能源基金会以及其他领域同行一起,推动‘光储直柔’相关工作的探讨、研究和试点,能源基金会的助力为这项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表示。
政策、研究终是纸面,所有潜在的解决方案还要在实践中检验。2020年起,能源基金会和研究团队、合作企业一起,选择在山西芮城庄上村、深圳建科院未来大厦、青岛奥帆中心等多地开展“光储直柔”的全国首批试点。
“庄上村”项目荣获COP28颁发的“能源转型变革者”(Energy Transition Changemaker)奖项
2023年4月,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将山西芮城庄上村认定为“中国零碳村”之一;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能源转型变革者”奖项颁给了“庄上村”项目。
山西运城市芮城庄上村“光储直柔”试点
庄上村地处山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2020年起,能源基金会支持在庄上村开始建设农村新型配电系统试点。
改造前村民的炊燃、取暖状况 (图片来源: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阶段的27户家庭试点表明,“光储直柔”系统可以实现屋顶光伏、家庭储能、直流电器、电动汽车和电动农业机械的安全、高效和灵活接入。第二阶段试点扩大到71户家庭,这些家庭建立了直流微电网,将燃煤取暖和烹饪改为电力系统——这些做法实现了在地发电和电力消费之间的平衡,提高了屋顶太阳能光伏的收益和村民的生活水平。
改造后村民家中以太阳能光伏驱动的电热装置设备 (图片来源: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8月,该项目已节煤1,496吨,减少3,700 吨二氧化碳排放。
今天,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光储直柔”试点项目,相关研究也进入了机制标准、产业化、商业模式及规模化推广的深水区。能源基金会和伙伴们持续在这些关键话题上展开探索,期待让这一技术尽快应用到中国数百亿平方米的建筑中,为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坚实助力。
“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中国城市正在开展前所未有的实践并经历巨大的转变——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向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型、公平公正的转型。能源基金会将持续探索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电力和热力基础设施、绿色交通和公共空间设施、零碳建筑、园区、社区等的试点示范和推广,以及支撑其发展的制度基础设施的构建。相信那个清新、舒适、便捷、繁荣、充满人文活力的城市,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出现在中国各地,成为滋养每个人身心的美好家园。”王志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