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回顾历史开创未来——纵览能源基金会在华发展之路

1999年,当能源基金会在长安街旁的国际大厦签署租约时,这个总部在美国加州的慈善机构可能不会想到,它将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见证和贡献于中国及全球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进程。

时至今日,包括中国在内的近15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198个缔约方在COP28大会上达成一致协议,致力于终结化石燃料时代。能源基金会为亲身参与到这一时代的洪流感到无比骄傲和兴奋,更对那个零碳、繁荣、可持续的未来充满无限信心和期待。回顾历史,开创未来。我们相信,深植能源基金会历史里的慈善基因以及坚定的使命感,将会带领我们携手更多的同伴,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气候安全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慈善之旅的缘起(上世纪初-1999 

1926年,时任美国慈善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的雷•莱曼•威尔伯,乘船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向清华大学捐建生物楼,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他的善举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开启了他的家族与中国近一个世纪的缘分,将慈善的种子深埋在中美两国交流合作中。

雷•莱曼•威尔伯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清华大学生物楼捐资报道

受祖父雷•莱曼•威尔伯的影响,科尔伯恩•威尔伯也把慈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身追求。1976年,科尔伯恩•威尔伯接受惠普联合创始人大卫•派克德的邀请,担任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彼时的科尔伯恩并不知道,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未来将延续其祖父带入中国的慈善精神,为中美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中美之间的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逐渐开展,包括能源领域。从那时开始,大卫、科尔伯恩,以及在中美能源领域合作领域经验丰富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马克•莱文先生一起,针对中国能源、环境领域的发展、挑战与需求展开了深入沟通,看到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这让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的两位掌门人萌生了通过慈善资助支持中国能源领域转型升级的想法。

彼时的中国,正面临着人均能源资源不足、能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供需将面临巨大缺口。与此同时,中国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给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压力。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可持续能源供应,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放眼全球,1990年,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这一报告的出炉也直接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为全球气候合作奠定了基石。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签订前夕,作为两大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中国、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加强合作。

在此背景下,1995年,大卫•派克德再次到中国,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了会面和沟通,谈及了中国能源领域和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此行也让大卫•派克德和科尔伯恩•威尔伯更加坚定了在中国能源和环境领域开展慈善资助工作的决心。1998年,科尔伯恩•威尔伯、马克•莱文以及大卫•派克德的女儿苏珊•派克德来到中国,与中国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等,针对能效、环境污染等具体话题展开了细致的探讨,并最终决定在中国建立慈善资助机构,为中国的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此后一年,科尔伯恩与能源基金会——一家注册于美国的慈善机构——创始人艾瑞克•海茨以及何豪一拍即合,于1999年在中国设立“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由杨富强担任中国工作的负责人,这也拉开了能源基金会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序幕,使能源基金会成为最早在中国支持可持续能源领域工作的国际慈善机构。

自此,能源基金会开启了在中国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慈善之旅。而这份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的慈善基因,一直伴随着能源基金会,不断为中国与世界间的能源转型、空气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沟通与合作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初创期(1999-2009

进入千禧之年,随着成功加入WTO,中国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市场,中国经济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无数居民小区、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道路、码头、机场、电厂和电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汽车走入千家万户。与此同时,能源需求随之超出想象地增长,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为满足WTO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中国的工业产品,如家电、汽车也需要符合国际市场对能效、油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气候变化问题从这一时期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助力中国应对能源、空气和气候挑战,帮助其更加顺利地与国际社会接轨,十年来,能源基金会先后将目光投向工业、建筑、电力、低碳发展、交通、可持续城市和环境领域的工作。

该时期重点工作

可再生能源领域:

  • 作为最早提出可再生能源立法倡议的国际机构,通过开创性地支持相关研究、举办国内外研讨和论坛等,为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提供了积极的支撑。

低碳发展领域:

  • 支持完成《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报告,为中国2020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可持续能源解决路径;
  • 支持完成《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 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为中国2030和2050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国内最早期的系统性研究支撑。

交通领域:

  • 积极引入国际经验,支持国际交流与学习,促进多方讨论,为中国开启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制定和实施、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治和油品标准体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建筑领域:

  • 支持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为两个重要气候区的首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  助力首个国家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落地,陆续在上海、深圳、四川、天津、重庆和海南等地支持符合当地特点的绿色建筑相关研究和试点。

工业领域:

  • 将国外的节能自愿协议引入中国,支持山东济钢和莱钢和山东省相关政府部门签订“节能自愿协议”;节能自愿协议作为节能工作的有效机制写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为此后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出台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持续城市领域:

  • 为中国第一条BRT 在北京正式运营提供研究和技术支持;为中国第一个BRT网络在济南正式建成运营提供理念、方案和国际团队支持。 

这十年,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建立了初步的工作框架,重点支持领域逐渐明晰,与中国环境、能源与气候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伴随各国之间清洁能源与气候合作日益加强,能源基金会发挥国际NGO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将优秀的能源转型经验引入中国。截至2009年底,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资助总金额达到8075.9万美金,资助项目977个,被资助方310个机构,员工31名。

发展期(2010-2017

2010年,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这对以出口为重要支柱的中国经济带来冲击,逐渐将经济重心转移到扩大内需,与此同时,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和化石燃料难以为继的挑战与日俱增,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急速前行,撬动内需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严重堵塞、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而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的显现,也促使中国亟需脱离化石能源高度消耗、劳动力密集经济模式,需要寻找一条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此时能源基金会已发展了10年。为了更加系统深入地支持中国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能源与气候挑战,能源基金会明确阐释了机构愿景,即: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支持中国向可持续能源的未来过渡。同时,基于对长期重点方向的把握和判断,机构将项目组逐步融合调整为:清洁电力、工业、交通、低碳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环境管理、策略传播,并不断汇聚壮大领域力量,和伙伴们持续针对每个细分领域进行深耕。

该时期重点工作 

清洁电力:

  • 探索从终端价格机制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的路径,支持开展的“中国光伏分类上网电价政策研究”成为相关政策研讨的重要参考;
  • 促进分布式光伏这一新兴领域发展,所支持的试点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微电网示范项目。

工业:

  • 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百项能效标准提升”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以及国际经验支持,为中国工业能效标准基础的夯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
  • 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节能行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助力该两项行动实现节约能源 4 亿多吨标准煤。

交通: 

  • 为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供多元技术支撑,因此获得中国相关机构颁发的“中国轻型汽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编制工作突出贡献奖”,以及联合国相关机构颁发的“2018年度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变革政策奖”;顾问迈克尔·沃尔什先生2010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 大力支持建立中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特别是为“十城千辆”试点提供大力支持,促进其规模化发展;引入国际零排放车积分经验,积极支持中国强制性的“双积分”制度出台,助力其市场化推广。

城市:

  • 推动以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理念在中国的实践和推广,在呈贡、重庆、上海等地的TOD和公共空间试点得到了领域的广泛认可,促进了“小街区、密路网”共识的形成和政策的转化;
  • 支持开发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低碳城市规划十项原则——《翡翠城市》一书,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者提供了可操作性高的实践参考,促进了包括城市增长边界等制度机制的形成和建成区道路网密度等技术标准的修编。

低碳经济转型:

  • 在领域内率先开启环境税法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促进跨领域跨部门的沟通协调,为环境税法的诞生提供了多方支持;
  • 支持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四省市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期研究,以“试点”为切入口,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早期的地方经验;
  • 支持对碳市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性研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宏观技术支撑。

环境:

  • 为《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以及中国“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台提供了多角度的科学分析和丰富的国际经验支持,也为常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出现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支撑;
  • 为中国首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提供多元分析支持,其中《京津冀能否实现2017年PM2.5改善目标》研究为《行动计划》在京津冀重点地区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策略传播:

  • 建立领域内首个以能源转型策略传播为方向的资助领域,开展清洁货运、煤电未来之路、散煤污染治理、碳交易机制等话题的议题建设,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 推出“策略传播菁英计划”等培训项目,为领域赋能。

 

在这近10年期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获得通过,《巴黎协定》更严格温控标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全球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卓有成效的步伐。能源基金会与中国和世界同步成长,项目成果落地开花。2014年,时任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的艾瑞克•海茨先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是对这一时期工作最有力的总结。截至2017年底,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资助总金额已达2.91亿美金,资助项目2596个,被资助方687个机构,员工42名。

 

创新变革期(2018-至今)

2017年底,世界开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有的创新期带动了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加剧了大国间的技术竞争;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政治体系以及运行规则受到冲击;在此期间,疫情爆发,能源安全挑战,高温、洪涝、干旱、山火等气候危机频现,更给全球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一条协同低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之路。

“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增长可以同时实现。”——这是全球经济与气候委员会旗下的新气候经济项目在2014年做出的令人激动的判断。通过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良性协同,将有助于系统性解决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气候的一系列挑战,这逐渐成为全球公认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能源基金会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并对机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调整。在运营和管理方式上,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的工作,2018年起,能源基金会由更了解中国业务的独立董事会领导,任命了新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与一线项目人员并肩常驻中国开展工作;此外,基金会将机构愿景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扩展为“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也明确了自身作为再捐资者、协调推进者和战略建议者的多元角色定位,这标志着能源基金会开始贯通宏观与微观,全球、国家与地方,不同专业领域,以更加宏观、整合、系统的思维看待能源、环境、气候和经济增长问题;同时,为探索“多赢”发展之路,必须拓展国际合作,能源基金会着重将自己打造为胸怀全球、立足中国连接四方的合作桥梁和纽带,在中国、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地区支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在变革思路的指引下,2019年,能源基金会成立战略规划项目组,为领域内伙伴、慈善界以及机构自身更加系统整合开展领域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分析和建议;在原有7个项目组的基础上,建立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城镇化、煤炭转型、电气化、空气质量、国际合作6个重点课题的综合工作组,汇聚各项目组专业力量,提供多角度的协同解决方案。

也正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能源基金会和伙伴们一起,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助力中国和世界谱写低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新增长故事”。

该时期重点工作 

探索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

开展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

  • 与24个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由18个子课题组成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提出从当下到2050年的时间跨度内各个时间节点系统性、结构性的数据。该研究发布后不久,2020年9月22日,中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

为安全的气候、世界级空气质量与可持续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探索气候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顶层方法论:

  •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启动关于“经济复苏刺激计划及加速‘十四五’规划期间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与交流计划”,支持中国经济学界就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政策选择、实践经验等重点内容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与试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
  • 支持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和朱民教授等全球顶级经济学家,编制“面向碳中和的范式变更的研究”并发布;
  • 携手清华、北大及哈佛等经济学界领军团队,开展系列深入研究,探寻与“双碳”愿景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的绿色低碳产业与行业的创新发展战略与路径,包括顶层设计、产业布局优化以及配套政策措施等;
  • 通过支持全球经济学家与气候能源领域专家间的系列对话,探讨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解决之路。

培育低碳转型新路径和新方法:

  • 和领域权威专家、智库一起开启“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的研究和试点,推动构建了“光储直柔”的技术体系和产学研生态,其中所支持的山西芮城庄上村试点获得COP28“能源转型变革者”奖项;
  • 为中国制定第一部《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第一部《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提供研究支持;
  • 支持“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低碳城市更新技术、政策及机制研究;
  • 聚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创新,寻求将供给侧和需求侧融于一体的综合电力解决方案;
  • 为加速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转型提供系统性的战略支持,聚焦钢铁,水泥,有色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动建立高效、绿色、低碳、智能的可持续工业体系,助力中国工业部门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 支持国际领先能效标准的制定并促进制冷剂加速低碳转型,助力全产业链和市场绿色、高效、低碳、循环发展,支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出台,支持修订房间空调能效标准1级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通过促进电力市场化,推动煤电消费的逐步下降和煤电的转型。

从经济发展战略、投资、贸易、金融等多领域促进碳中和转型,推动市场机制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助力碳市场扩容和切实落地;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以及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标准制定、能力建设以及金融支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低碳发展的产品创新;
  • 积极搭建投资者、企业、行业专家的对话平台,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与绿色投融资。

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实践提供整合思路:

  • 将“支持地方低碳行动”作为机构重要战略,与山西、苏州、重庆、内蒙、海南等十余个典型省市展开战略合作,助力地方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公平转型。探索传统行业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和范式,试点零碳/近零碳示范区等一体化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寻求有效的市场模式和金融工具,促进地方一线加速低碳变革;
  • 推动城市开展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双达”,以及碳排放、空气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三达”行动,并支持城市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

 

以世界级空气质量驱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 协调环境和健康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空气-气候-健康”交流平台,推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向健康、舒适的世界级水平看齐;
  • 搭建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支持顶尖专家开展中长期和近中期空气与气候协同保护目标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研究支撑;
  • 在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等地区和北京、上海、临汾等城市以空气质量达标制度推动煤电、工业、农村取暖等燃煤结构改用可再生能源,推动重点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以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驱动柴油公路货运改用铁水联运和电动化,加速交通领域碳达峰。

 

讲好能源转型的“多赢”故事,助力提升全社会参与碳中和的行动力:

  • 合作创立“能源中国”论坛,促进气候、能源、可持续发展、产业等跨领域的高端对话,探寻协同推动能源转型之道;
  • 以“低碳中国行”等极具影响力的传播项目助力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促进多元利益方参与式治理;推动以人为本的转型;
  • 持续为领域赋能,支持相关机构不断探索推动碳中和转型的气候传播新路径与新实践,如以生活信念为底层逻辑的气候传播方法学开发、以培养气候行动者为目标的“玲珑计划”等。

架起中国与全球气候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参与和贡献于“国合会”气候高端对话平台:

  • 通过“国合会”的国际对话与合作平台,组织全球多领域权威专家对话,为中国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提供丰富的国际经验和建议。

推动中国-东南亚气候与低碳转型合作:

  • 与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东盟能源中心等国际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东南亚区域和国家提供低碳转型相关政策研究、能力建设、试点示范的支持。

 

拓展与多边银行合作:

  • 与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银行开展战略合作,为其绿色贷款项目开发和决策提供前期研究分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实现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更大的金融助力。

从2018年至今,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世界不断探索系统解决经济、能源、气候问题的路径,期待谱写新增长故事。能源基金会在这样的浪潮中开拓创新,识别并实施新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搭建新的工作框架,以更为系统整合的视角为领域提供支持。这一时期,能源基金会的捐赠资金数额迅速增长,2018-2023年这5年间新增资金已与过去近20年资金总量持平。

2023年,在能源基金会“中国周”活动上,科尔伯恩•威尔伯和基金会同仁一同来到一个世纪前雷•莱曼•威尔伯代表捐赠的清华大学生物楼前,与清华老师们共同探讨今天中美气候低碳合作的方向。那一刻,历史和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不禁感叹,能源基金会这颗深植百年慈善基因的种子,在资助方和各界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长为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持续不断地为中国与世界的低碳转型贡献力量。到2024年底,能源基金会预计捐资总额近6亿美元,工作人员总数近百人。

能源基金会战略合作副总裁卫梵斯(左)、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前总裁科尔伯恩·威尔伯(中)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吴畏(右)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馆老馆)前合影

“站在今天的历史时刻,我们看到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变得日益紧迫,这需要世界各国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与行动。特别是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保障气候安全、促进两国人民福祉方面拥有共同的利益,遵循科学理性、市场逻辑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应是中美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主基调。”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

 

“国际地缘政治环境虽然复杂多变,但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观测事实和相关技术、工程实践与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气候变化、环境质量对两国人民及全人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挑战,能源基金会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将携手中外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合作之路,不离、不弃、不舍,勇敢地面对现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守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我们将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里继续辛勤耕耘,在碳中和的伟大历史转型中,为保持中美两国及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推动世界的气候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相信,未来的历史,将由今天继续书写。”邹骥说。

搜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