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开创未来——纵览能源基金会在华发展之路
1999年,当能源基金会在长安街旁的国际大厦签署租约时,这个总部在美国加州的慈善机构可能不会想到,它将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见证和贡献于中国及全球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进程。
时至今日,包括中国在内的近15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全球198个缔约方在COP28大会上达成一致协议,致力于终结化石燃料时代。能源基金会为亲身参与到这一时代的洪流感到无比骄傲和兴奋,更对那个零碳、繁荣、可持续的未来充满无限信心和期待。回顾历史,开创未来。我们相信,深植能源基金会历史里的慈善基因以及坚定的使命感,将会带领我们携手更多的同伴,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气候安全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慈善之旅的缘起(上世纪初-1999)
1926年,时任美国慈善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的雷•莱曼•威尔伯,乘船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向清华大学捐建生物楼,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他的善举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开启了他的家族与中国近一个世纪的缘分,将慈善的种子深埋在中美两国交流合作中。
雷•莱曼•威尔伯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清华大学生物楼捐资报道
受祖父雷•莱曼•威尔伯的影响,科尔伯恩•威尔伯也把慈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身追求。1976年,科尔伯恩•威尔伯接受惠普联合创始人大卫•派克德的邀请,担任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彼时的科尔伯恩并不知道,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未来将延续其祖父带入中国的慈善精神,为中美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中美之间的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逐渐开展,包括能源领域。从那时开始,大卫、科尔伯恩,以及在中美能源领域合作领域经验丰富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马克•莱文先生一起,针对中国能源、环境领域的发展、挑战与需求展开了深入沟通,看到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这让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的两位掌门人萌生了通过慈善资助支持中国能源领域转型升级的想法。
彼时的中国,正面临着人均能源资源不足、能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供需将面临巨大缺口。与此同时,中国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给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压力。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可持续能源供应,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放眼全球,1990年,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这一报告的出炉也直接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为全球气候合作奠定了基石。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签订前夕,作为两大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中国、美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加强合作。
在此背景下,1995年,大卫•派克德再次到中国,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了会面和沟通,谈及了中国能源领域和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此行也让大卫•派克德和科尔伯恩•威尔伯更加坚定了在中国能源和环境领域开展慈善资助工作的决心。1998年,科尔伯恩•威尔伯、马克•莱文以及大卫•派克德的女儿苏珊•派克德来到中国,与中国的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等,针对能效、环境污染等具体话题展开了细致的探讨,并最终决定在中国建立慈善资助机构,为中国的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此后一年,科尔伯恩与能源基金会——一家注册于美国的慈善机构——创始人艾瑞克•海茨以及何豪一拍即合,于1999年在中国设立“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由杨富强担任中国工作的负责人,这也拉开了能源基金会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序幕,使能源基金会成为最早在中国支持可持续能源领域工作的国际慈善机构。
自此,能源基金会开启了在中国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慈善之旅。而这份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的慈善基因,一直伴随着能源基金会,不断为中国与世界间的能源转型、空气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沟通与合作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初创期(1999-2009)
进入千禧之年,随着成功加入WTO,中国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市场,中国经济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无数居民小区、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道路、码头、机场、电厂和电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汽车走入千家万户。与此同时,能源需求随之超出想象地增长,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为满足WTO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中国的工业产品,如家电、汽车也需要符合国际市场对能效、油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气候变化问题从这一时期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助力中国应对能源、空气和气候挑战,帮助其更加顺利地与国际社会接轨,十年来,能源基金会先后将目光投向工业、建筑、电力、低碳发展、交通、可持续城市和环境领域的工作。
该时期重点工作 | |
可再生能源领域:
| 低碳发展领域:
|
交通领域:
| 建筑领域:
|
工业领域:
| 可持续城市领域:
|
这十年,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建立了初步的工作框架,重点支持领域逐渐明晰,与中国环境、能源与气候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伴随各国之间清洁能源与气候合作日益加强,能源基金会发挥国际NGO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将优秀的能源转型经验引入中国。截至2009年底,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资助总金额达到8075.9万美金,资助项目977个,被资助方310个机构,员工31名。
发展期(2010-2017)
2010年,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这对以出口为重要支柱的中国经济带来冲击,逐渐将经济重心转移到扩大内需,与此同时,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和化石燃料难以为继的挑战与日俱增,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急速前行,撬动内需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严重堵塞、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而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的显现,也促使中国亟需脱离化石能源高度消耗、劳动力密集经济模式,需要寻找一条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此时能源基金会已发展了10年。为了更加系统深入地支持中国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能源与气候挑战,能源基金会明确阐释了机构愿景,即: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支持中国向可持续能源的未来过渡。同时,基于对长期重点方向的把握和判断,机构将项目组逐步融合调整为:清洁电力、工业、交通、低碳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环境管理、策略传播,并不断汇聚壮大领域力量,和伙伴们持续针对每个细分领域进行深耕。
该时期重点工作 | |
清洁电力:
| 工业:
|
交通:
| 城市:
|
低碳经济转型:
| 环境:
|
策略传播:
|
|
在这近10年期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获得通过,《巴黎协定》更严格温控标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全球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卓有成效的步伐。能源基金会与中国和世界同步成长,项目成果落地开花。2014年,时任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的艾瑞克•海茨先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是对这一时期工作最有力的总结。截至2017年底,能源基金会在中国的资助总金额已达2.91亿美金,资助项目2596个,被资助方687个机构,员工42名。
创新变革期(2018-至今)
2017年底,世界开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有的创新期带动了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加剧了大国间的技术竞争;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政治体系以及运行规则受到冲击;在此期间,疫情爆发,能源安全挑战,高温、洪涝、干旱、山火等气候危机频现,更给全球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一条协同低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之路。
“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增长可以同时实现。”——这是全球经济与气候委员会旗下的新气候经济项目在2014年做出的令人激动的判断。通过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良性协同,将有助于系统性解决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气候的一系列挑战,这逐渐成为全球公认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能源基金会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并对机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调整。在运营和管理方式上,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的工作,2018年起,能源基金会由更了解中国业务的独立董事会领导,任命了新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与一线项目人员并肩常驻中国开展工作;此外,基金会将机构愿景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扩展为“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也明确了自身作为再捐资者、协调推进者和战略建议者的多元角色定位,这标志着能源基金会开始贯通宏观与微观,全球、国家与地方,不同专业领域,以更加宏观、整合、系统的思维看待能源、环境、气候和经济增长问题;同时,为探索“多赢”发展之路,必须拓展国际合作,能源基金会着重将自己打造为胸怀全球、立足中国连接四方的合作桥梁和纽带,在中国、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地区支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在变革思路的指引下,2019年,能源基金会成立战略规划项目组,为领域内伙伴、慈善界以及机构自身更加系统整合开展领域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分析和建议;在原有7个项目组的基础上,建立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城镇化、煤炭转型、电气化、空气质量、国际合作6个重点课题的综合工作组,汇聚各项目组专业力量,提供多角度的协同解决方案。
也正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能源基金会和伙伴们一起,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助力中国和世界谱写低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新增长故事”。
该时期重点工作 | |
探索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 | 开展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
|
为安全的气候、世界级空气质量与可持续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 探索气候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顶层方法论:
|
培育低碳转型新路径和新方法:
| |
从经济发展战略、投资、贸易、金融等多领域促进碳中和转型,推动市场机制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
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实践提供整合思路:
| |
| 以世界级空气质量驱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
| 讲好能源转型的“多赢”故事,助力提升全社会参与碳中和的行动力:
|
架起中国与全球气候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 参与和贡献于“国合会”气候高端对话平台:
|
推动中国-东南亚气候与低碳转型合作:
| |
| 拓展与多边银行合作:
|
从2018年至今,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世界不断探索系统解决经济、能源、气候问题的路径,期待谱写新增长故事。能源基金会在这样的浪潮中开拓创新,识别并实施新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搭建新的工作框架,以更为系统整合的视角为领域提供支持。这一时期,能源基金会的捐赠资金数额迅速增长,2018-2023年这5年间新增资金已与过去近20年资金总量持平。
2023年,在能源基金会“中国周”活动上,科尔伯恩•威尔伯和基金会同仁一同来到一个世纪前雷•莱曼•威尔伯代表捐赠的清华大学生物楼前,与清华老师们共同探讨今天中美气候低碳合作的方向。那一刻,历史和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不禁感叹,能源基金会这颗深植百年慈善基因的种子,在资助方和各界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长为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持续不断地为中国与世界的低碳转型贡献力量。到2024年底,能源基金会预计捐资总额近6亿美元,工作人员总数近百人。
能源基金会战略合作副总裁卫梵斯(左)、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前总裁科尔伯恩·威尔伯(中)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吴畏(右)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馆老馆)前合影
“站在今天的历史时刻,我们看到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变得日益紧迫,这需要世界各国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与行动。特别是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保障气候安全、促进两国人民福祉方面拥有共同的利益,遵循科学理性、市场逻辑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应是中美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主基调。”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
“国际地缘政治环境虽然复杂多变,但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观测事实和相关技术、工程实践与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气候变化、环境质量对两国人民及全人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挑战,能源基金会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将携手中外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合作之路,不离、不弃、不舍,勇敢地面对现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守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我们将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里继续辛勤耕耘,在碳中和的伟大历史转型中,为保持中美两国及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推动世界的气候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相信,未来的历史,将由今天继续书写。”邹骥说。